高丽棒子的意思及由来(高丽棒子的来历及历史故事)

棒子带有蔑视或贬义,韩国人听到是很不开心的。「棒子」在北京的方言中也有棒槌的意思,代表愚昧无知,缺心眼儿。高丽棒子,是华人对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的贬称。

501d03597077ccde68184476270e3935.jpg

「高丽棒子」这一说法早在清代就已出现,但却是清末民国时期尤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(1931年—1945年)才广泛使用。由于日本派遣很多朝鲜人到中国为战争服务,使得中国民众对其恨之入骨,「高丽棒子」这一蔑称便大范围流传开来。

史学家罗继祖指出「棒子」原为朝鲜人对私生子的称呼,由于这等人地位低下,故只能在使团中充当杂役,由此传入中国。

e0acfafbe44950ab12e10b76e839ecc8.jpg

清朝康熙年间王一元所撰《辽左见闻录》中的记载是「高丽棒子」一词的最早记录。

据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版的《皇清职贡图》第一册中「朝鲜国民妇」图后一页载:「朝鲜国民人,俗呼为高丽棒子。」

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来华的朝鲜使臣洪大容亦曾记录他们在京师(今中国北京)被中国小孩骂为「高丽棒子」的经历:「有乘车少妇,掀帘窥望,颇艳丽。平仲直视不回避,指点称奇。其帮子看车者,蹲坐帘前,喃喃谇骂,平仲不知觉也。而已,有群童数十,竞呼‘高丽帮(棒)子’,吆喝而追之。余促平仲疾驰,仅以免焉。」

5d3d4fcf86edc5e128e1f3a478ffb22c.jpg
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日本娘们的开路先锋是高丽棒子—高级的奴才。她们不单是抢,还由着性儿作践。她们一个子儿不花地吃你几个西瓜,还得糟踏几个。相形之下,日本娘们反而觉乎着她们不那么下作—她们只是抢东西,不毁东西。入夏以来,见不着卖蔬菜和水果的小贩了,小羊圈的人只能将就着活。

孙少颖《九一八事变与东洋鬼子》:后来日子长了,见到日本兵就便不稀罕了。当然,说是「日本兵」,也可能是所谓的「高丽棒子」,或关外的伪军,与日本人一起进入华北的汉奸。反正长相没有什么不同。

fd3602fd7130d193e4f7993617a733c3.jpg

邓友梅《别了,濑户内海》:他(陆虎士)说:「高丽棒子在中国不是当翻译就是卖白面,我想揍他们没腾出手来,让小鬼子替我代劳吧。」别人说:「朝鲜人也有好的!」他说:「好样的全参加游击队打日本去了!还能上这儿来?咱哥们儿在中国人里边也是下三滥。好汉子早跟他们拼了。」

《人民日报》答读者问《「援朝」正是为了反对「高丽棒子」》,1950年11月18日。

《人民日报》文章《朝鲜人民心目中的「高丽棒子」》,1950年11月27日。

338e95367150e07dfaa1ef4c4ee2a9bb.jpg

李敖《从高丽棒子到台湾浪人》:「高丽棒子」与「台湾浪人」都是亡国奴,亡国奴中固不乏义士,也有心理变态甘为鹰犬的,这种鹰犬到中国来,跟着日本人欺负中国人,其阴狠,有时连日本人都赶不上。原意是「高丽棒子」与「台湾浪人」在地缘上、血缘上都跟中国亲,他们比日本人更了解中国人,整起中国人来,比日本鬼子更实在,所以中国人最恨他们。……「高丽棒子」虽做了亡国奴,但是人比较凶悍有志气,他们在日本统治下,叛日本的乱、争自己的独立,前仆后继,不遗余力。以一九一九年一一亡国后九年一一的「三一运动」为例。

THE END
点赞11